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正文

师资队伍

站内搜索 :
通信工程系教师

胡贵军

发布日期 :2018-03-23作者 :点击 :

姓名 胡贵军 民族

出生日期 1970年 工作单位 通信工程学院
党派 民盟 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
职称 教授 任职时间 2006年9月
硕导/博导 硕士/博士导师 聘任时间 2012年9月
行政职务
担任时间
办公电话 15584178885 个人主页 暂无
电子信箱 hugj@jlu.edu.cn
主要学历:

1989.09-1993.07 东北师范大学 无线电电子学专业 学士

1993.09-1996.07 东北师范大学 电路与系统专业  硕士

1998.08-2001.12 吉林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博士

2002.04-2004.04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 凝聚态物理  博士后

主要学术经历:

2000.09 吉林大学 讲师

2001.09 吉林大学 副教授

2006.09 吉林大学  教授

2012.09 吉林大学 教授 博导

2004.08-2005.08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 访问学者

2009.04-2010.04 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 光学中心 访问学者

2016.12-2017.06 英国班戈大学 电子工程系 高级研究学者

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:


1、卫星激光通信技术。包括高灵敏度相干接收技术、大气湍流补偿技术、大容量星地激光传输技术、星载终端小型化技术。

2、大容量光传输技术。包括多维复用技术、多波段光传输技术、光通信中的信号处理技术、光纤链路的故障检测和定位技术、光纤器件研制技术。

3、全光保密通信技术。包括敌我辨识技术、信号变化技术、入侵感知技术等。


兼职情况:


1、国家级领军人才。

2、吉林大学唐熬庆特聘教授。

3、科技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。

4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。

5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霍英东基金评审专家。

6、国际光电工程学会会员,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,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。

7、中国集成光学与纤维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8、中国图像图形学会三维成像与显示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9、应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TPC委员,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20余次。

10、国际和国内会议做邀请报告30余次。


承担的教学任务及授课对象:


本科:光纤通信原理,光电子技术与器件。硕士:全光通信网络。博士:全光通信理论与技术


培养研究生情况:


在读硕士15人、在读博士5人。毕业80多人。


承担过的主要科研项目:


1、新型光放大技术与核心芯片(2023.12-2026.11),国家重点研发项目(总经费2800万元),负责人。

2、少模光时域反射仪(2023.1-2027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(总经费1143.75万元),负责人。

3、侦、变、感一体化全光保密通信技术(2025.1-2028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(直接经费264万元),负责人。

4、基于模式分集的高速大容量空间激光通信系统(2024.1-2026.12),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,负责人。

5、全波段大容量光纤传输系统(2020.11-2024.10),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,负责人。

6、硅基8x50Gb/s光发射芯片研究(2020.5-2023.4),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,负责人。

7、基于模式分集的光纤真延时二维多波束形成技术研究(2021.1-2024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负责人。

8、基于多通道盲解卷积的模式分集复用系统解复用技术研究(2016.1-2019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负责人。

9、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模式群分集复用系统解复用技术研究(2012.1-2015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负责人。

10、自适应非饱和OFDM多模光纤通信技术研究(2011.1-2011.12)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负责人。

11、基于双腔调Q的全光纤型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开发(2015.1-2017.12),吉林省发改委产业技术研发专项,负责人。

12、基于自适应非饱和的光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光纤通信技术研究(2014.1-2016.12),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,负责人。

13、激光加工用高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(2014.1-2016.12),吉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,负责人。

14、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模式群分集复用通信技术研究(2012.6-2014.12),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,负责人。

15、全光通信用高功率光纤放大器(2011.12-2013.12),长春市科技局国际合作项目,负责人。

16、全光增益控制的增益平坦型高功率光纤放大器(2009.9-2011.12),吉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,负责人。

17、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放大器(2007.10-2009.12),吉林省科技厅项目,负责人。

18、高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列阵及其可靠性评价(2006.12-2009.10),长春市科技局国际合作项目,负责人。


获得主要科研成果:


发表论文120余篇,获授权发明专利23项,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一等奖1项,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。代表性论文如下:

1、An anti-co-frequency interference optically controlled co-frequency multi-beam system based on mode diversity.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5, 184: 112416. (SCI)

2、Improvement of differential modal gain in a ring-core few-mode erbium-doped polymer optical waveguide amplifier. Optics Express, 2024, 32(4): 6121-6129. (SCI)

3、High-power, low noise, high gain few-mode fiber amplifier.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4, 169: 110008. (SCI)

4、Low-complexity LDPC decoding algorithms for ultra-high-order modulated signals. Optics Express, 2023, 31(25): 41645-41657. (SCI)

5、Two-dimensional phased array antenna beamforming system based on mode diversity. Optics Express, 2023, 31(22): 37197-37211. (SCI)

6、A simplified mode diversity coherent receiver based on non-mode-selective photonic lantern and Kramers-Kronig detection.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3, 161: 109229. (SCI)

7、Mode add-drop technology based on few-mode fiber Bragg gratings. Optics Express, 2023, 31(6): 10007-10018. (SCI)

8、A compact beamformer of diversity multiplexing of multiple modes by utilizing few-mode long-period fiber gratings.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3, 158: 108879. (SCI)

9、Fiber Bragg grating-based linear-cavity fiber laser. Optics Express, 2023, 31(2): 1992-1999.

(SCI)

10、Atmospheric turbulence resistant heterodyne coherent receiver of few-mode fiber, Optics Express, 2022, 30(16): 28312-28324. (SCI)

11、Performance of improved mode diversity reception for free-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under atmospheric turbulence,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, 2022, 14(9): 725-732. (SCI)

12、Fabrication of parallel integrated few-mode fiber Bragg grating with high-order mode self-coupling reflection,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2, 156: 108572. (SCI)

13、High-order mode fiber laser based on few-mode fiber gratings,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, 2022, 155: 108416. (SCI)

14、Gain Enhancement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Amplifier Based on NaYF4/NaLuF4: Yb, Er NPs-PMMA Integrated with a Si3N4 Slot, Nanomaterials, 2022, 12(17): 2937. (SCI)

15、Few-mode polymer optical waveguide amplifier for mode-division multiplexed transmission, Optics Letters, 2021, 46(21): 5509-5512. (SCI)

16、Single- and dual-wavelength fiber laser with multi-transverse modes, Optics Express, 2021, 29(13): 20299-20306. (SCI)

17、Fault detection of few-mode fiber based on high-order mode with high fault detection sensitivity, Optics Letters, 2019, 44(18): 4487-4490. (SCI)



上一条:孙铁刚
下一条:郭玉彬

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:0431-85152948 地址: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邮编:130012